正值新春佳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黄金珠宝消费旺季。在我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金与尊贵密不可分,逢年过节为自己置办黄金首饰好像已成为一种仪式。

在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购买黄金的大多为中老年人。2013年,“我国大妈”们大举购入百吨黄金的音讯,至今仍浮光掠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黄黄金饰品品品总是与俗艳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追求精约、时尚、个性化的年青人来说,购入象征着永恒的钻石,好像更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取向。
现在,“爱钻石轻黄金”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时,今世年青人对黄金的购买需求并不比中老年人低。
据乐信旗下分期乐购买商城发布的消费数据来看,2023年新年期间,以黄黄黄黄金饰品品品品为主的属相珠宝饰品成交同比增长424%,其间90后占有一半消费,00后的消费占比也几乎与80后相等。
比照之下,年青人购买钻石的需求却逐步下降。戴比尔斯发布的《2022钻石职业洞悉陈述》称:“由于新冠疫情,我国进一步减缓了制品钻石交易。与2021年上半年的强劲基数相比,2022年上半年印度毛坯钻石净进口同比下降31%。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毛坯钻石净进口下降14%。”
从钻石盛行潮到黄金购买热,在这一改变过程中,年青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1/脱下“以稀为贵”的外衣
“I Do”,一句婚礼誓词中的常用语,早已被赋予了浪漫的意义。这种浪漫的约定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的期许,而戒指便是这种期许的经典代表。
线下曾有700多家门店的钻戒品牌“I Do”,其母公司恒信玺利近来宣告破产重组。
据财报显现,20172021年,恒信玺利完成净利润别离为3.00亿元、2.42亿元、1.74亿元、1.06亿元、1.13亿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704.44万元,同比下降88.62%,利率下滑严峻。
这看似是单一品牌经营不善的问题,实则为整个钻石职业消费改变的缩影。
据周大生2022年半年报显现,其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而周大福财报显现,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1.1%,可见,整个国内的珠宝钻石职业营收呈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
这首要与我国珠宝职业零售店肆过剩有关,以品牌店为例,周大福、周大生、周六福、周生生等品牌的店肆加起来共有47252家,依照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职业协会发布的8.7万家全国渠道核算,现在的规模品牌渠道占比达到54.3%。
可见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整体商场已趋于饱和,除了一些根基深厚的传统品牌外,新品牌很难赚钱。
一起,受疫情影响,人们关于珠宝钻石产品的消费需求急剧降低。钻石自身便是倾向实体零售的职业,疫情对线下商业的冲击,直接造成了珠宝消费的下降。
除此之外,价格低价,质地却比天然钻石还好的人工钻石正逐步取代天然钻石的位置。当脱去“物以稀为贵”的外衣后,只售卖钻石的I Do天然受到了强烈冲击。
当然这一切,首要源于钻石职业没有把握好消费者的需求改变。钻石消费显着下降的周大福和周大生,其同期黄金首饰及产品的营业额涨幅别离为12.7%和693.44%,可见消费者在钻石需求下降的一起,对黄金的需求却显着上升,其背后的消费需求改变可见一斑。
2/新中产:买“爱”不如买“保值”
近来,安徽一女子拿着十几年前购买的两枚钻戒去卖。这两枚戒指别离购买于16年前与10年前,价格别离为4000元和14000元。尽管她知道钻石价值降低很厉害,但十年前总价18000元的两枚戒指,再加上通货膨胀,怎样也能卖到万元左右。但是,店家估值后给了她180元,价值降低99%。
店家表示,这两枚戒指的钻石质量并不好,由于戒托是黄金材质,所以给出的180元根本便是戒托的价格。
无独有偶,山东德州一名女子也曾拿出自己的成婚钻戒去售卖,这枚20000元购入的周大福戒指,鉴定证书悉数保存的情况下,店家开价不到3000元,这3000元也首要是冲着18k金的戒托给的。
这十几年间,钻石疯狂价值降低,而黄金仍在据守自我。有网友换算,假如10年前花费1.8万元买入黄金,今日可以卖到2.88万元;但是假如10年前花费1.8万元买入的是钻石,今日也就只能卖180元,售价距离160倍。
之所以会呈现如此悬殊的价差,首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要,现在的钻石远没有曾经稀有,尤其是人工钻石的技能益发成熟
据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数据,2016年培育钻石(即人工钻石)制品零售价约为天然钻石制品的80%。至2021年,培育钻石零售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份额更是下降至30%,培育钻石批发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份额低至14%,而且仍在持续下降中。可见关于追求性价比的年青人来说,人工钻石显着是个更好的挑选。
其次,钻石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它的附加价值,事实上,人们买的是钻石的意义,而非钻石自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撒播”的广告语曾迷惑了无数对新婚抱有等待的年青人,仿佛一颗小小的碳元素晶体就能将当下保存至永恒。
从这个视点来看,二手钻石天然失去了这个重大意义,人们会觉得买二手钻石“不吉祥”,尤其关于那些带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新人来说,二手钻石明显不是最佳挑选,这也是钻石价值降低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三,我国成婚率正逐年下滑,每年新增成婚挂号人数持续下降。据统计,2013年有1347万对新人挂号成婚,到了2021年,只剩763万对,创下36年来新低。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仅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成婚挂号,相比2021年同期下滑7.5%。
明显,关于新中产阶层年青人来说,婚姻的吸引力早已不那么大了。随着个人经济水平的进步,年青人对日子伴侣的需求则益发降低,虚无缥缈的爱远不如保值的黄金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据周大生2022年半年报显现,加盟事务中钻石镶嵌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与此一起,黄金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3.44%。
《钻石查询》创始人朱光宇曾说:“我国人的‘黄金’思想很重,特别垂青奢侈品的金融属性,卖掉它还期望可以挣钱,这能保本。”尤其在后疫情年代,购入一份结壮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3/Z代代:保藏黄金+珠宝直播
据《2021我国黄金珠宝消费查询白皮书》来看,我国的黄金珠宝消费主力正逐步年青化。
目前,金店首要消费人群年龄集中在25~50岁之间,其间35~50岁群体的消费份额最高,为82.16%;25~35岁次之,份额为 75.59%。可见,关于19952009年出世的Z代代来说,他们即将成为珠宝商场的消费主力军。
Z年代更重视性价比,购买黄金可以保值成为了他们珠宝消费的首要动因。但是他们关于黄黄黄金饰品品品的消费和新中产阶级还有所不同,除了关于黄金的价值需求外,出众的设计感、网红潮流概念也是Z代代的首要参考规范。
在年青人聚集地小红书App上,关于黄金的笔记有313万多篇,除了黄黄黄金饰品品品购买经历外,穿搭调配、品牌文化、理财主张等也囊括其间,足见年青人们对黄金的关注。
除了追求可保值的黄黄黄黄金饰品品品品外,Z代代关于日常佩带珠宝饰品的挑选却呈现出“消费降级”趋势。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直播买串”“直播买首饰”已经成为年青人日常的文娱消遣之一。
无论是淘系、抖系平台,仍是正努力布局直播带货的小红书,任何时间都能看到有人直播卖首饰。粉丝们在直播间“点菜”,要求店家试戴戒指、手串,假如有适宜的就补白号码直接拍下,有的人一晚上就能买几十串。
当然这些珠宝自身价格就十分低价,均价在2030元之间的月光石、草莓晶手串、非洲欧珀戒指成为了年青人的新宠。
“每天晚上都看,一个月看20多天能买50多串。”1999年出世的加贝告知新零售商业谈论,自从上一年年末爱上看手串直播以来,加贝一共买了近100串,她将其间的一部分手串送给了朋友,更多的则是自己保藏了起来。
“其实不怎样戴,乍一看它们的不同也不大,但便是每种宝石、每个色彩都想具有。没事会拿出来看看,就算戴出去每天也不会戴一样的。”
比起购买昂贵的钻石或许大牌珠宝首饰并长期佩带,便宜的珠宝更能满意年青人善变的新鲜感,不只可以每日更换,更能根据服装色彩调配。
不少商家也发现了这一趋势,在曾以中老年群体为首要消费者的文玩手串领域,商家为了满意不断涌入的年青人的需求,美化了菩提子、核桃仁这些商品的查找关键词,更名为“微醺野莓”“栗子奶茶”“青芒果冻”,让人彻底想象不到是大爷们盘在手上的手串的名字。
珠宝关于Z代代年青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彰显自我财富价值的吸引力,装修价值重于社交符号。
营销钻石的珍稀性、打造品牌故事好像也无法感动他们,I Do“终身我乐意”的口号不再具有吸引力,新颖、小众的设计和可以保值的材质才是他们的价值取向。
从买价值到买保值,今世人购买珠宝的行为变迁成为了后疫情年代大众消费习惯改变的缩影,一个清楚明了的趋势是,概念营销对消费者正逐步失去效力。
珠宝职业若想要找到助力从头崛起,除了设计出过硬的产品外,最重要的便是找准当下的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用新思想布局营销,才干做到一击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