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连续多年登陆我国富豪榜,一手搞党建、一手谋开展,他可谓我国最“红”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江苏无锡港下镇,我国民营500强红豆集团总部会议室。“周海江同志,在XXX违背厂规的问题上,你处理得偏宽偏软了。”“周海江同志,你花在社会事务上的时间和精力有点过了。”……不问寒问暖、不客套,开口一针见血。57岁的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正是被“炮轰”的主角。知道的,是红豆党委在开民主生活会;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开“批斗会”。一圈批下来,共有党建、办理、干群关系等19个问题被狠批深挖,这让性格谦和、处事儒雅的周海江,也不由得脸发红、手出汗,坐立不安。但这并没完,随后的自我批判中,周海江还要拿自己“开刀”。“我平时作业,布置多、督查少,批判多,表扬少;不行重视职工立异能力的发挥,影响了群众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立异……”
之后是其他11位党委委员照此打开批判和自我批判,问题不回避、开口动真格……在我国,很难找到像红豆这么“红”的民营企业,周海江更是旗帜鲜明地以为,民企也应该加强党建,将党的政治势能转化为企业的开展动能。作为一家传承三代的民企,红豆的安排架构“建在支部上”:100多个党支部、1300名党员,构成企业的中坚;董事会、监事会、运营层彼此独立,但要接受集团党委的一致领导。几十年来,红豆一手强党建,一手搞实业、谋资本。2021年红豆集团完成营收770亿元,10年翻一番,工业横跨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医疗健康、园区开发四大范畴,坐拥3家上市公司,稳居我国民企500强前列。2019年,红豆还拿下锡商银行车牌,实业+金融“两开花”。周海江宗族,也是连连登陆各大富豪榜,其最新成绩是:以160亿身家荣登《2022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但最为引人瞩目的仍是:
他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在周海江看来,红豆从诞生到生长的每一步,都与党和国家的政策休戚相关。1957年,为呼应党“小手工业安排起来”的召唤,周海江的祖父办起了一家合作社,这正是红豆的前身。1983年,改革春风吹满地,一纸调令又把周海江的父亲周耀庭,调来掌管已升级为针织厂的合作社。

但这家周海江祖父创建的企业,已接近关闭。是周耀庭用“党性”作担保,借来6500块,才让这个烂摊子妙手回春。1987年,苦于无人才可用的周耀庭,劝说在河海大学教学的儿子周海江,抛弃教职、回乡创业。周海江因而成了改革开放后榜首个辞职下海的大学教员,之后才能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诗句为由,创建“红豆”这个著名我国的品牌。而红豆真正的大机会,仍是乘着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完成了“改制”。“九二南巡”后,城镇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期。当时有两条路,一是分掉企业,二是搞改制。但走榜首条路的城镇企业,不是被瓜分肢解,就是财物被转移,最终都不复存在。周家父子认定,红豆不能走这条死路。改制,相同困难重重,因为镇政府要求占股50%以上;反复磋商后,依然占股30%,是红豆的榜首大股东。有些企业再度僵死在这里,不再进取,走向衰败。但红豆没有纠结于大股东问题,一面提出“团体财物归政府”,一面鼓舞干部职工将酬劳、奖金、分红从头投入企业,用“增资扩股”逐渐改变股权架构。这种“用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理顺了政企关系,再度凝聚了人心。1997年红豆的遭遇,更是坚定了周家父子对党的感情。当时,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无锡发生非法集资大案,内外交困之中,银行紧缩银根,企业纷纷倒下。此时的红豆,外部索债不断,内部人心浮动,股东急于退股,企业行走在溃散的边际。关键时间,周海江的父亲周耀庭将股东和办理层的党员招集起来。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牛有四条腿,但哪怕割掉牛腿上1/40的肉,牛也要死掉。股东也相同,占股少但要退股,公司必定垮。只需大家团结一心,企业必定能闯过难关。这个生动的比喻,让大部分党员股东都明白了其中道理,不再要求退股。接着,红豆紧急清库存、回货款;不管索债的仍是退股的,都大开方便之门。这样的从容坦荡,反而平复了人们惶恐的心情。最终,只有戋戋几百万退股。由于还贷快、信誉好,红豆再度获得了贷款,挺过了危机。之后,红豆高层复盘以为:事前,党员办理层讲准则、讲正气,未卷入非法集资案;过后,党员股东和干部不撤资、不欠款,可谓中流砥柱。因而,红豆集团在1997年正式树立党委,确立了“听党话、跟党走,看绿灯、走正道”的开展理念。2001年,红豆股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分享到了改制带来的资本红利。
不过,直到2003年“二次改制”,红豆团体买断镇政府股权,这场耗时10年、分“两步走”的产权变革才告终结,使红豆真正完成了从城镇企业向民营企业的转型。对此,周海江感慨万千:
“党的方针政策,是民营企业开展的最大机会。”
2005年2月7日,周海江登上全球顶尖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封面,成为我国大陆服装界“榜首人”。
两年后,周海江成功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参会期间,美国记者提出一个尖利的问题:作为民营企业家,你究竟代表谁的利益?周海江毫不犹豫:“作为党员,我就是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这似乎不是一个荣登富豪榜的企业家该有的台词,却是他的肺腑之言。实际上,早年的周海江也是“效益控”。他对企业的认知,相同经历了一个曲折开展的过程。1987年,周海江回到针织厂时发现,企业生计都成问题,工人却在磨洋工。机警的周海江,很快抓住了“牛鼻子”。他派人拿着秒表测出每道工序、每件产品的制作时间,去掉最快、最慢的,用中间值定出工人一天的使命量。然后规定:超量部分,工资翻倍。仅此一招,功率进步立竿见影。接着,周海江凡事都要搞竞争。出产车间、销售部门通通一分为二,能者上、庸者下。比方,西服厂聘请过一位上海公营厂厂长,成果一年亏了上百万。后来,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被海选上来,一年后就扭亏为盈。1997年,周海江到美国去“取经”,体系学习“现代企业准则”时才发现,经过自发的摸索,红豆部门要竞争、岗位要推举,早就树立起类似的准则。2004年,连周海江这个集团总裁,都是50位董事三轮投票才选出来的。经过树立现代企业准则,红豆从全镇倒数榜首,一步步蹿升到全县榜首、江苏榜首、全国榜首。但越是深化运营,周海江越是发现,一味追求效益恐怕是不行的,西方的现代企业准则也有其局限性。他在实践中感受到,民营企业自身存在三个“先天缺乏”:决策禁绝,人才缺乏,人心不齐。而他对处理这些问题的领会则是,做好党建,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经验,会比做好现代企业准则更能有效处理这些问题。
决策禁绝,就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找机会;人才缺乏,就从党安排中选人才;人心不齐,就用党正确的理念、信仰、价值观,宏扬正气、凝心聚力。所以,红豆从公司经理、分厂厂长到事务骨干,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2011年6月,红豆集团还经过了ISO9001党建质量办理体系认证,成了民企中的“头一份”。就这样,周海江从实践中提炼出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即:将“党的建设”和“社会责任”,融入“现代企业准则”,使之既坚持高功率,又保证国家、社会、企业利益的共同。这种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模式,被周海江命名为“我国特色现代企业准则”。2017年,周海江的专著《我国特色现代企业准则》在中央党校首发。一时洛阳纸贵,在工商业界广为传阅。
之所以要在理论上立异,是因为周海江以为:“我国企业要想逾越西方,首先必须要在企业准则上完成逾越。”
理论上的自信,源于实践的强大。当价值坐标是“以公民为中心”,爆发的力量会超乎想象。2020年头,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让全世界措手不及。周海江立刻捐出1000万特殊党费,援助武汉抗疫。但让他挂心的是,一线传来消息:不缺钱,缺物资。医护人员没有防护服,他们正在以血肉之躯跟病毒奋斗。2月1日晚,周海江紧急布置,要求“秒改”出产线,制作防护服。公司缀满“为党为国为公民,红豆要争分夺秒”的标语,召唤红豆人火速举动,投入战“疫”。但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当时正值春节假期,处处罢工停产,加上重重关卡、随时隔离的危险,质料、设备、工人都没有着落。关键时间,是红豆的党员组成了突击队,不管危险、不计代价、四面出击,终于把质料、设备收购到位,开端加班加点出产。
48小时后,红豆榜首件防护服下了线。但更大的检测接二连三。2月14日,工信部又向红豆下达了20万件防护服的收储使命,且榜首批4万件3天要交货。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20万件,是红豆一个月的产能。“越是困难的时间,党员越应该冲在最前面。”周海江一声令下,将红豆100多个党支部、1300多名党员、3万职工整体发动起来,打响了一场抗疫保供攻坚战。不眠不休的72小时后,满载4万件防护服的车队奔赴武汉,刷新了红豆的战“疫”纪录。武汉战争期间,红豆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出产65万件防护服的重大使命。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来感谢信,盛赞红豆“是当之无愧的抗击疫情‘军工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
危殆时,红豆人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这缘于整个红豆的凝聚力,周海江始终强调:“红豆是一个大家庭,职工是我的兄弟姐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5年,红豆开端为一线职工提供免费食宿;2007年,红豆推广“收入倍增方案”,职工每年涨薪一两次,平均幅度15%;2019年,红豆利用“工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将股权激励规模扩展到一线。别的,周海江还立下一堆关爱职工的“规则”。比方,党员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周海江1人就包揽6户;树立“红豆慈悲基金”,帮困难职工处理大病就医、因灾致困等实际困难。而多年来,红豆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累计捐赠已超5.8亿。红豆于家忘我,于国更是力求争辉。2007年,红豆相应国家召唤“走出去”,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定为“出海”榜首站。可项目刚启动,主导建设的两家企业就撤资了。个中原因“明眼人”都明白,柬埔寨“经济特区”搞了20多个,大部分都是烂摊子。但周海江坐不住了,“一带一路”是我国海外破局的大战略,“西港特区”是战略支点的大项目,功败垂成怎样行?就这样,红豆从园区客户变成了开发主体。开发西港有多苦?11平方公里的蛮荒之地,没有水电路网,只有深沟高壑、热带密林;开发西港有多累?征地要跟乡民一家家谈,一寸寸量。这些苦活累活,正是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党员来承担。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红豆一边搞开发,一边捐资建医院、盖校园,处理工作、谋福民众。
历经10多年,红豆在一片荒芜中,建成一座全球170家企业入驻、可容纳10万工人的工业新城,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今天的西港特区,不光是“柬埔寨的深圳”,被柬埔寨首相洪森称作“亲儿子”,更被我国最高领导人盛赞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周海江用扎扎实实的举动,践行了“我国特色现代企业准则”,论证了国家、社会、企业利益,不光高度一致,并且可以完成“八方共赢”(股东、职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有人曾问周海江:红豆成功的隐秘是什么?这位“民企党建榜首人”的回答很简单:“我们走大道,不要走小道。”